研发成果展示
2月10日,快科技报道,央视军事最新披露,哈工大航天学院近期展出了其新近研发的空地两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别具一格,亦被称为空地两用机器人。原型机重量仅为300克,轻盈如精灵,在地面上灵活滚动,同时具备随时升空越障的能力,为特定任务带来极大便利。
其外观设计创新,摒弃了传统无人机形态,呈现出双轮或球形等多种形态。这种设计之巧妙,在于其能灵活适应多种环境和地形,宛如一位随机应变、英勇无畏的“勇士”,在复杂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效能。
设计目标聚焦
该无人机适用于火星探测等特定任务领域。在这些任务中,对飞行器的性能要求极为严格。首先,它需具备轻便小巧的特点,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中发挥效能。其次,它必须能够实现自主起降,并在陌生的、复杂的星表环境中进行灵活操作。此外,它还需具备低功耗特性,以延长飞行时间和提升使用寿命。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科研团队针对这些目标展开了细致的设计与研发工作,该款无人机在设计中展现出独到之处,满足了太空探测的严格标准,有力地支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飞行原理揭秘
朱益民,哈工大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对其飞行原理进行了阐述。在地面上,该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重心摆动来移动,类似不倒翁在地面上进行重心转移。这种方式实现了向前滚动,其独特的前进方式既巧妙又高效,标志着对传统地面移动方式的革新。
在空中飞行时,主要依赖一对反向旋转的共轴螺旋桨以产生升力。此外,通过舵机的操作,共轴螺旋桨能够精确调整前进方向,实现力矩和力的精准控制。这一技术最终确保了飞机的稳定飞行,宛如空中自由翱翔的鸟类,彰显了其先进的飞行操控能力。
节能优势凸显
该团队成功研制出多款具备不同设计形式的空中与地面两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以贴近地面的滚动方式移动,与传统的仅能飞行的无人机相比,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地面滚动过程中,其能耗较低,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采用此节能技术,该无人机的飞行时长是同类尺寸无人机的六倍有余。这一节能成效显著,赋予该无人机在执行持久任务时的显著优势,使其能更高效地执行各种复杂任务,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功能扩展灵活
这款无人机具备节能特性,且操作灵活多样。其采用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进行功能拓展。在执行监测任务时,它可配备专用监测设备,对指定区域实施实时监控。
针对探伤及维修等作业,系统具备搭载机械臂等附加设备的能力,能精确执行复杂工序。其具备的灵活扩展功能,使其犹如一个多用途“工具包”,在众多领域展现显著效用,满足多样化的实际应用需求。
火星应用前景
火星大气稀薄,已有飞行器在探测任务中尝试利用这一特性。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这款空中与地面两用机器人,已成功完成初步设计。该机器人功能全面,续航能力出色,展现出超越现有火星飞行器的潜力。
这款无人机以其独特设计和节能特性,在火星探测等特殊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展望未来,它有望成为火星探索的关键力量,助力人类揭示火星的奥秘。当前,关于这款空地两用无人机在星际探测中的潜在新应用,您有何见解?欢迎留言交流,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