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广受欢迎,其土拨鼠家族场景亦引发关注。土拨鼠因而成为热门话题,带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和饲养热潮。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疾控局已发出警告,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存在何种潜在风险?
电影带火土拨鼠
近期,《哪吒之魔童闹海》备受关注,成为影视行业的热点。影片中,土拨鼠家族的“端碗吃饭,遭哪吒戳鼻”场景,凭借其独特的台词和可爱的动作,迅速在网络走红。该片段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土拨鼠也因此成为了网络新宠。
电影的影响下,网络出现了一股土拨鼠的热潮。众多商家捕捉到这一商机,开始大量销售土拨鼠;同时,不少个人因喜爱而开始饲养这种动物。在电商平台及宠物市场,土拨鼠的交易量显著上升,它似乎已成为了时下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
土拨鼠基本情况
土拨鼠,亦称旱獭,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此类啮齿动物多栖息于草原、荒漠等广袤地带,以穴居为生。它们体型圆润,毛色以褐、灰为主,形象憨厚可爱。正因如此,土拨鼠在影视作品中颇受欢迎,吸引了众多人饲养。
土拨鼠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6年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收录。这一名录的列入,使得对土拨鼠的捕猎、买卖及饲养等活动均受到法律上的严格管控。尽管如此,在利益的驱动下,仍有部分人违反规定,从事相关非法交易。
鼠疫危害严重
鼠疫,一种让人恐惧的急性烈性病,其发病迅猛,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被归类为甲类传染病。感染者会出现突发高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情往往迅速加剧。在历史上,鼠疫多次引发大规模流行,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导致众多人口丧生。
医学水平虽持续提升,鼠疫风险却未消减。在若干自然疫区,鼠疫病例仍不时出现。若预防措施未得到足够重视,疫情扩散将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土拨鼠传播风险
土拨鼠可能携带鼠疫病原体,存在传播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疾控局指出,土拨鼠是鼠疫可能的传播者。在野外,土拨鼠有可能被鼠疫菌感染,并通过多种方式将病菌传播给人类。
土拨鼠的迷人外观可能让人忽略其携带的病原体。随着近期电影推动土拨鼠的流行,盲目饲养现象增多,这显著提升了公众感染鼠疫的风险。
鼠疫传播途径
鼠疫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其中,病媒生物传播是自然疫源地中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跳蚤作为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作用不容忽视。当跳蚤在感染了鼠疫菌的土拨鼠身上寄生后,若其叮咬人类,便可能导致人类感染。在土拨鼠活动频繁的区域,跳蚤的普遍存在显著提升了鼠疫传播的风险。
人与感染鼠疫的土拨鼠接触,或是接触到鼠疫患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都可能导致病菌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同时,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含有大量鼠疫菌,他们在呼吸或咳嗽时释放的病菌可形成飞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同样可能感染。
卫生部门郑重提示
针对土拨鼠热度攀升可能引发的鼠疫传播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疾控中心迅速发出警示。提醒民众,即便土拨鼠再可爱,也应避免与其过于亲近。该警示旨在增强公众对鼠疫的认知与警觉,以降低感染风险。
公众需切实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参与任何非法的土拨鼠买卖及饲养活动。接触自然时,公众需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以共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卫生部门的提醒是否会让你对土拨鼠的喜爱有所改变?敬请留下您的看法,同时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