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期向Windows 10用户推送了更新公告。该系统的全面技术支持将在2025年10月14日终止。此次更新将影响全球超过一半的个人电脑。同时,由于升级的限制和市场格局等因素,这一决策在业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支持终止通知
微软于3月26日向Windows 10用户发送了升级提醒邮件,邮件中明确表示,从2025年10月14日起,将不再提供该操作系统的全面技术支持。这意味着,相关设备将无法获取新的安全更新。据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这一决定将影响全球58.7%的个人电脑。全球范围内,众多使用Windows 10系统的用户需关注这一信息,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
升级面临难题
微软已发布更新通告,但升级流程较为复杂。Windows 11对硬件性能有较高标准,约80%的Windows 10设备无法直接进行升级。以配置较低的老款电脑为例,它们难以满足新系统的硬件需求。故此,多数用户无法仅通过系统更新来确保技术支持。
官方解决策略
微软在官方邮件中建议了两种处理方案。一方面,用户可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以较低成本获取兼容设备。另一方面,用户也有选择将旧设备回收的选项。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新设备将增加额外费用,而旧设备回收的补偿相对较少。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都必须在成本效益上做出权衡,并据此做出决定。
系统历史贡献
微软发布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被公认为公司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全球安装量曾达到13亿以上。在超过九年的服务生涯中,该系统推出了WSL Linux子系统、跨设备协作工具等创新功能。同时,它以“Windows即服务”模式树立了持续更新的标杆,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赞誉。
市场格局现状
2021年,Windows 11发布,新增了TPM 2.0等硬件需求,导致大量设备无法升级。尽管该系统已上市两年多,其市场份额却仅为38.13%,远低于Windows 10。这一市场表现促使Windows 10在10月停止支持,给用户带来了紧迫感。
业内不同观点
业界专家指出,微软的新举措预计将促进个人电脑市场的升级换代。但在此过程中,教育机构和企业用户将面临较高的成本负担。这涉及新设备的购置、数据迁移等,均需巨额资金和时间投入。一些批评者认为,该政策未充分评估电子产品的长期价值,许多淘汰的设备实际上还能继续使用五年或更长时间。
微软宣布将终止对Windows 10的技术支持,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对此,您可以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若本文对您有所裨益,敬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