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自创立伊始,便立足于“固态电池普及者”的品牌愿景,持续发力探索固态电池技术,并且实现了许多关键技术突破。近期,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技术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收录于第二版《绿色技术手册》,将通过WIPO GREEN的数据库面向全球进行展示。

 太蓝新能源吸引国际目光 固态电池技术被WIPO《绿色技术手册》收录 第1张

据悉,太蓝新能源在发力固态电池研发之时,曾面临三大技术路线的选择,在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其选择了氧化物路线作为核心,并在此路线基础上持续创新,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体系。相较于聚合物跟硫化物路线,氧化物的电导率介于两者之间,而且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兼顾,安全性更高,也为太蓝新能源研发固态电池提供了诸多便利。

沿着氧化物路线,太蓝新能源砥砺创新,曾研发出“高性能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该材料具备很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能够提高固态电池产品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太蓝新能源还在材料表面创建了界面柔性层,实现电解质与电极的良好接触,以此解决了离子电导率和界面阻抗的问题。基于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太蓝新能源研发工作顺利进行,现已完成了多种材料和多种型号半固态电池量产以及全固态电池的试产。

 太蓝新能源吸引国际目光 固态电池技术被WIPO《绿色技术手册》收录 第2张

早在2022年,太蓝新能源就建成、投产了首座固态电池工厂,成为业内首家实现量产半固态电池的企业。目前,其一期工厂的生产、运营工作正在平稳有序的进行当中。一直以来,太蓝新能源都受到了两江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单位的支持,如今,其重庆二期工厂也选择落地两江新区,将与两江新区的汽车产业链协同,加速向优秀自主新能源科技企业进军。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向好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关键环节,也迎来的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太蓝新能源积极投身于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工作,在赋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增长的同时,也为支持全球气候治理、引领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