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条牙膏的神奇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刷牙时常会使用到带有彩条的牙膏。不论如何用力挤压,牙膏中的彩色膏体始终保持清晰界限,不会相互混合。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好奇。究竟是什么科学原理使得彩条牙膏在多次挤压后仍能保持各自的色彩?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为了揭示彩条牙膏的奥秘,我们必须掌握流体的相关知识。通常,水、牛奶和果汁等物质属于牛顿流体。在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这类流体的粘度不受外力影响。以倒水为例,无论是轻轻倾倒还是用力挤压瓶子,水的粘度几乎保持不变。然而,非牛顿流体则与此不同,其粘度会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非牛顿流体的类型
非牛顿流体种类繁多,其中剪切增稠型较为常见。例如,将水与玉米淀粉以1:1.25至1:1.3的比例混合,即可形成此类流体。在受力较轻时,该流体易于搅拌;一旦施加较大力量,其性质会转变为坚硬。另外,也存在一种与剪切增稠型相反的流体,即受力越大,其黏性越低,变得越稀薄。然而,牙膏并不属于此类流体。
宾汉流体的特性
牙膏属于宾汉流体范畴。当外力作用较小或不存在时,该流体呈现固体状态;一旦外力增大至临界点,流体将迅速转变为流动状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力微弱,牙膏可视为固体,且停止施加外力后,牙膏不会继续流出,从而有效防止污染。即便落入水池,牙膏仍保持固体形态,静止不动。
彩条“自动隔离”原理
考虑到宾汉流体的特性,我们可以明白彩条为何能够实现“自动分离”。在外力缺失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各种颜色的彩条可以被视为固体,因而不会相互混合。一旦受到挤压,牙膏虽然能够流动,但由于其高黏度,仍能以条带状形式停留在牙刷上。这一设计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牙膏颜色标签谣言
牙膏领域存在一种关于标签颜色的误解。有人认为小方块的色彩能够指示成分,其中黑色被误以为意味着全部为化学成分。然而,仔细查看成分表会发现,即便是绿色标签的牙膏,也含有不少化学成分。因此,仅凭标签颜色来判定成分的方法并不可靠,对于化学成分的恐慌也是不必要的。您是否还了解有关牙膏的其他有趣信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