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报道引关注

近期,《新闻联播》的“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出了《西海固的新农人》专题。该节目介绍了抖音电商创作者@马斯诺利用英语短视频助力家乡农产品拓宽市场,并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马亮,一位怀揣外交官梦想的80后青年,通过创新模式,成功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张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2张

该报道引起了公众对西海固地区的关注,同时,马亮运用创新手段推动农产品发展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他打破了专业和地域的界限,让西海固的农产品走进了公众的视线,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回乡创业促农兴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3张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4张

2022年,马亮与马昊东共同作出选择,舍弃原有职业,重返故里。马亮具备英语专业学历,且长期从事外交事务;马昊东则拥有纪录片导演的从业背景。受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他们决定投身于三农电商行业,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助力家乡产品宣传。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5张

他们坚信,通过持续奋斗,可以增进更多人对西海固的了解。尽管此举为创新尝试,但他们各自拥有专业技能,正致力于运用这些特长在乡村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旨在为家乡带来新的活力与期望。

创意模式获认可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6张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7张

马亮和马昊东分别发挥各自优势,用英语进行解说,生动描绘了西海固的乡村风貌。他们的解说与乡村风光完美融合,展现了马亮独特的伦敦口音,在网上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众多网友评论,观看他们的视频就像是在观看一部《唐顿庄园》纪录片。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8张

西海固地区经过环境整治与产业升级,其显著变化通过视频被大众所见证,成功摘掉了“贫瘠之最”的标签。一种结合了伦敦口音与地方情感的推广方式,作为农产品宣传的新手段,获得了广泛的赞同与好评。

首场直播显成效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9张

2023年秋季,马亮在首场直播中售出了1000斤贝贝南瓜,这一成绩显著增强了团队士气。自十余年前离开后,两位伙伴重返田间,对农产品的特性与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经过精心研究,力求在视频直播中突出农产品的优点。首场直播取得圆满成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并提升了他们在电商销售领域的信心。

演讲走红扩影响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0张

2024年8月,马亮在南瓜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他身穿西装,以英语发表讲话,同时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互动。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演讲方式,给人带来了新鲜感。网友调侃,这一幕宛如村口举行的一场“联合国会议”。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1张

该视频让马亮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群加入他的团队。这些团队成员主要承担短视频拍摄和直播推广工作,进而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2张

连锁效应助增收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3张

团队影响力持续扩大,涉及的土特产种类繁多,包括南瓜和土豆等。在半年时间里,销量已突破37万斤。马亮投资建厂,推出了“妈妈油香”品牌,致力于生产具有西北风味的食品。这一举措保证了农闲季节产品仍能销售,同时推动了村民就业及收入提升。

用伦敦音+乡土情,他如何半年售出37万斤农产品?西海固新农人的奇迹故事  第14张

马亮的成就展现了西海固地区电商发展的一个局部,凸显了新媒体与电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的巨大潜力。人们开始对这一模式能否在更多乡村地区实现复制和推广提出疑问。关于马亮运用英语短视频推广农产品的做法,您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