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爆出重磅消息,清华大学与华为携手,共建了“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这一合作项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科研及人才培养领域,合作前景备受瞩目,各方均抱有较高期待。
合作启动
2月13日,清华大学与华为的合作步入新的高度。在自强科技楼,双方携手开启了“清华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专项合作”项目。薛巍教授,作为卓越中心的副主任,与张华桦副总裁,华为计算产品线的代表,分别代表各自单位,签署了合作文件。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以及华为计算产品线、安信军团等部门的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科技全面合作的正式开启。此举为未来创新合作项目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此外,这也表明双方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将实施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
过往合作基础
曾嵘副校长在致辞中提到,清华大学与华为之间保持了长久且高效的协作关系。在计算机架构、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核心领域,两校共同建立了坚实的长期伙伴关系。尤其在高性能计算、数据库技术、自动化性能建模等领域,双方共同实现了显著的科研成果。这些过往的合作经验为卓越中心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并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双方在合作中建立的信任和默契预计将推动此次合作取得更多突破,进而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过去合作取得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双方的声誉,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稳固的保障。
华为产业生态
华为近五年来在计算产业领域业绩斐然。公司成功推出了鲲鹏系列和昇腾系列两大产品线,分别针对通用计算和AI计算。同时,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产业生态,该生态包括基础软硬件、行业应用和开发工具套件。这一生态为全球科技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并对计算产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华为的产业生态布局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为全球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众多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华为增强了其产业影响力,并为卓越中心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创新与人才培养观点
汪涛,华为常务董事兼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强调人才对于创新至关重要。面向未来,华为正努力构建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原生生态系统。这一举措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开发者和研究人员,不断推进创新进程。华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希望通过卓越中心,依托科研、产业和竞赛项目,培养出顶尖的数字化人才。公司正集中资源攻克体系架构、计算加速等关键技术领域,并与清华大学专家合作,为交叉学科和行业应用提供支持。这些策略将为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卓越中心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双方分享交流
活动会上,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监张华桦详细介绍了华为在计算技术领域的显著进展,包括技术突破和市场占有率的详细数据。他还分享了华为在构建生态系统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策略,使与会者对华为的计算业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卓越中心副主管薛巍对卓越中心的角色、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此次交流有助于双方明确合作目标和重点,推动项目发展。同时,它也便利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合作的效果和效率。
卓越中心定位与目标
数字化时代下,“产学研”融合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驱动力。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基于鲲鹏昇腾技术路线搭建的校级合作平台,专注于深化大学计算产业前沿研究、课程体系构建、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中心致力于不断向产业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并孵化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科研创新成果。此战略定位与目标使卓越中心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有望成为我国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卓越中心的建设与进步将对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显著影响,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您如何看待清华大学与华为此次合作的焦点领域?对此领域可能率先取得显著成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此外,请记得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