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回归钉钉
4月3日,快科技报道,阿里巴巴近期取得了原钉钉创始人陈航(网名无招)所创公司投资人的股权。陈航随后被任命为钉钉CEO,重返阿里巴巴,而原CEO叶军被调回集团,接受其他职务。这一管理层的变动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钉钉的未来发展路径也成为热议的焦点。
互联网行业高管更迭常为企业战略调整的先兆。无招的归来,如同平静湖面投下一石,激起一圈圈波纹。众人纷纷揣测,这位钉钉的创始人,将带来何种变革。鉴于钉钉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显著地位,无招重新执掌大权,引发了广泛的期待。
变革信号初显
新任领导上任不久,媒体便揭露了钉钉内部发生的改革举措。此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整顿纪律和工作态度。据内部员工透露,无招回归后亲自巡视钉钉办公区,发现有些负责人不在自己的工位上,更有甚者在午后一点半之后仍在休息,这一现象引发了改革的导火线。
无招此次改革行动迅速而果断,这一举措显示出他对团队松散态度的不容忍,他立志让钉钉团队重现初创时期的创业热情和高效运作。鉴于钉钉作为一款成熟产品,这种作风的调整或许能够注入新的生机,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会给部分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
具体整顿措施
钉钉内部流传的文件对整顿措施进行了详尽阐述。文件规定,员工需在上午9点准时到岗,并参加早会,并在下班前进行总结。午休后,即13:15之后,员工应立即投入工作状态。在上班时间内,员工不得使用手机浏览微信、微博、小红书等非工作相关内容,以确保工作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
在产品与技术领域,公司强调深入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产品开发不应脱离实际,技术人员需亲自编码、掌握Python技能,以降低纯管理职位的比例。同时,要求所有员工使用自家的产品,并为之自豪,在社交互动中推广钉钉。员工需学习并践行共创三部曲,这些措施涵盖了工作流程、岗位配置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网友热议不断
网友对钉钉的最新调整表现出强烈反响,有人将其戏称为“钉刑”模式。许多用户批评无招此举意在促使大家加班,加剧内卷现象。部分人认为这种严格的纪律管理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但也有人担心这会给员工带来巨大压力,反而不利于工作热情。
当前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严格的管理模式并不少见。这一现象引发的争议,凸显了公众对企业管理和员工权益平衡问题的关注。同时,网友的批评也间接表明了公众对钉钉这一知名办公软件变革动态的高度关注。
无招阿里履历
公开信息显示,无招是阿里巴巴的创业元老之一,其阿里生涯充满波折与亮点。1999年,他作为实习生加入阿里巴巴,之后前往日本工作长达11年(2000年至2010年),故未能被计入公司创始团队的名单之中。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他依然与马云、吴泳铭等创始人保持着紧密的沟通与联系。
2010年,吴泳铭邀请无招回归阿里。最初,无招专注于消费端产品,负责一淘网业务,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到了2015年,他带领团队转向企业服务市场,推出了钉钉。钉钉很快成为阿里To B战略的关键产品,并在阿里体系中确立了无招的标志性地位。
离职再回归之路
2021年,无招携钉钉核心团队离职,并成立了名为“两氢一氧(HHO)”的新公司,专注于海外市场拓展。该公司曾尝试涉足耳机、宠物用品等多个领域,并着力拓展日本市场。现无招重返钉钉,外界普遍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他对国内企业服务市场的潜力持乐观态度,并对钉钉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规划。
此次归来所引发的变革显现了他重振钉钉、续写辉煌的坚定意志。自离任创业至重返领导岗位,无招的过往与钉钉的发展紧密相连,引发人们对他能否引领钉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再攀高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