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太平洋汽车推出的“夜间致盲远光灯AEB对比测试”视频受到广泛关注。测试中,各车型表现各异,其自动驾驶水平高低一目了然,既令人赞叹,亦引发疑问。
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于特定环境中展开,其中对向车道上停放着一辆开启远光灯的汽车,并伴有假人立于一侧。测试员位于驾驶座,此时视线几乎无法辨认前方道路及假人。此次测试着重评估车辆AEB系统在自动识别并规避假人碰撞方面的性能,以此衡量不同车型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智能驾驶能力。
本次测试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旗下多款热门车型,如问界M9、智界R7、特斯拉Model Y、小鹏P7+、乐道L60以及比亚迪海豹06智驾版等。这些车型不仅来自不同品牌,还覆盖了不同的价格区间,充分展现了市场多样性。
整体提升
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去年,今年众多汽车制造商的智能驾驶技术有显著进步。及格速度6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车型数量增加,反映出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实现了发展。这一变化揭示了汽车制造商在智能驾驶研发领域的投资已初见成效,预示着消费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与智能的驾驶体验。
不同车型间的性能差异仍然明显,最高速度可达110km/h,而有的车型甚至无法完成测试,这一鲜明对比揭示了汽车制造商在技术能力和研发策略上的不一致。这同时也警示着车企需持续创新与优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问界领先
问界M9在本次测试中表现出色,实现了110km/h的AEB识别刹停,这一成绩位居全场之首,并且相比去年的90km/h有显著提升。在110km/h的速度下,驾驶员几乎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道路状况,全依赖智能驾驶系统完成识别和刹停,这充分体现了192线激光雷达的卓越性能。
问界M9在技术上的卓越表现不仅标志着自身技术的成就,同时也为我国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树立了典范。业界其他企业可参考问界M9的实践,加速推进自身智能驾驶技术的提升,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
紧随其后
智界R7在识别刹停速度方面达到了100km/h,紧随问界M9之后。尽管与问界M9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一成绩仍属优异,体现了智界R7的智驾系统在可靠性与响应速度方面的高标准。
小米SU7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在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能够迅速停车,甚至110公里每小时时也尝试了制动。遗憾的是,刹车力度不足,导致在减速的最后阶段与假人发生了碰撞。小米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持续投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备受期待。
部分稳定
理想L6的行驶表现与去年持平,以90km/h的速度进行。这表明理想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稳定性。然而,鉴于行业整体发展迅速,理想还需在技术层面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60km/h的及格线之上,包括极氪7X、比亚迪宋L DMI、阿维塔07、岚图梦想家乾坤智驾版以及海豹06等多款车型。这些车型均搭载了智驾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可信赖的选项。
成绩不佳
令人困惑的是,华为旗下的阿维塔07和岚图梦想家乾崑智驾版在速度测试中仅达到60km/h,而华为鸿蒙智行系列车型的表现却普遍较好。这种现象或许与各车型所采用的硬件配置和算法优化程度不同有关。
在及格线以下,乐道L60、小鹏P7+、宝马5系等车型对假人的识别预警存在延迟,直至接近时才启动制动,其通过速度仅为30至40公里每小时。这些车型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识别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表现最差
丰田赛那、沃尔沃S90以及特斯拉Model Y在测试中直接提交了白卷。其中,两辆燃油车型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特斯拉Model Y的全新系统虽有人性化设计,但在逆光条件下,直至接近假人时才发出预警并尝试制动,但最终未能成功停车。
本次测试表明,在遭遇逆光等复杂环境中,激光雷达确实能够有效应对驾驶员难以处理的紧急状况。优秀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或许能拯救两个家庭,因此汽车制造商应增强对智能驾驶技术研究的投入。你认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哪些汽车制造商有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