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量为王的时代,带货主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有人甚至通过虚假剧情博取同情,以此进行商品推销,获利丰厚。近期,央视曝光了网络卖惨主播的欺诈内幕。

“小松”人设造假

在众多以悲惨故事为卖点的主播中,“小松”形象颇具代表性。据2月14日的快科技报道,他塑造的网络形象是一名送外卖的单亲父亲,经常带着女儿讲述生活的艰难,强调自己努力工作以抚养孩子。但经过调查,事实并非如此,他并非真正的外卖骑手,其外卖制服是网购所得,同时他并非单身父亲,而是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所谓的网络人设完全是虚构的。

这种虚假形象误导了众多网民的同情,不少网民在未明真相前,可能已对他产生了信任与支持。然而,“小松”却以欺诈手段消耗公众的善意,此行为确实令人愤慨。

“助农”账号猫腻

央视揭露的“大先哥助农在行动”账号存在众多问题。该账号频繁发布涉及“卖惨”和“助农”的视频内容,累计销售额超过400万元。然而,同一人却在多个视频中变换身份,时而扮演贫困果农,时而成为水果收购者。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1张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2张

直播中展示的水果与实际销售的商品不符。因售后服务复杂且商品价格较低,消费者退货意愿不高。因此,该账号在误导消费者的同时,仍能持续获得收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严重伤害。

产业链挑选对象

网络营销中存在一种“卖惨”模式,其首要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卖惨”主体。部分MCN机构倾向于关注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经济条件较差的基层工作者或偏远地区居民。这些群体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更容易激发公众的同情心。

机构虚构情节,夸大或捏造他们的困境,将其作为博取网民同情心的手段。网民误以为这些描述是真实事件,因此自愿捐赠善款。

精心打造人设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3张

他们组建专业团队,对虚构内容进行拍摄与剪辑作业。在拍摄过程中,注重角度选择、演员表情与动作表现;在后期制作中,细致安排剪辑与音乐搭配,确保视频内容展现出高度的真实感。

通过这种方式塑造的悲剧角色形象,能有效吸引众多观众,使那些自诩为“网红”的人物显得更加凄凉。当网友观看这些精心编排的视频时,往往会被其内容所吸引,进而产生同情,并对他们给予关注。

直播变现获利

这些“网红”一旦获得流量和关注,便着手将人设转化为经济利益。他们主要通过直播销售商品以实现盈利。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接受网友打赏、销售课程、拓展加盟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他们通过将网民的同情心转化为实际货币,忽视了市场规则和消费者权益,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还严重扰乱了网络消费环境及社会公共道德。

整治刻不容缓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4张

网络经济秩序及社会风气受到卖惨带货行为的严重影响,亟需采取紧急整治措施。相关部门需增强监管,构建更为严格的审查体系,对违反规定的网络主播及MCN机构实施严厉惩罚。

广大网友需保持警觉,提升正误判断力,避免被虚假的“惨状”所误导,携手确保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及消费市场的安全稳定。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5张

央视曝光!这些卖惨主播的真面目竟是这样,你还在相信他们的故事吗?  第6张

在网络上,各种夸张的悲惨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你是否能够迅速识别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