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与目的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1张

3月30日,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迎来新的纪念日。同日,4月2日亦作为世界孤独症日的纪念时刻。近期,为了增进公众对这两类特殊群体的认知,知乎携手京师心理大学堂、简单心理及自闭症评估干预平台AL-SOLIFE,开展了一场名为“我们何以不同”的线上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及科普工作者共同参与。该举措旨在消除公众对孤独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解,并推动社会对这两类群体的正确认知和接纳。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2张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3张

浪漫色彩下的“天才病”误解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4张

活动期间,有参与者提出,孤独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被某些民众错误地视为“天才病”。2020年,“简单心理”这一新知答主提及梵高、海明威等名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使得该病被赋予了一种浪漫的“天才病”形象。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它可能使公众难以正确理解这两种疾病。

反对“污名化”与“天才化”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5张

“精神科小医生”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科普团队的一员,专注于推广专业知识。这位答主明确反对将孤独症患者标签化为“天才”或“怪人”。她强调,正确接纳孤独症群体需要全面认识,既不能因为个别高功能个体的特殊才能而忽视他们的生活难题,也不能仅因孩子社交发展滞后就随意贴上标签。她主张以客观和理性的视角去理解和对待他们。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6张

简里里,作为简单心理APP的创立者与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一位知乎上的答主,她公开了自己在孤独症家庭服务领域的志愿者工作。她强调,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普遍有限,这一现象使得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承受了极大的羞耻感。家庭的支持和营造的良好环境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而心理压力较小的照护者,更有可能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情绪稳定性的孩子。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7张

干预“窗口期”争议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8张

“秋爸爸”在活动中提到,孤独症干预在6岁前存在“黄金时期”,但某些机构对此时机过分依赖。他建议家长要抓住当下,认为每一天都是干预的宝贵时机,并强调制定恰当干预方案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孤独症儿童应通过干预达到普通儿童的水平,而非仅因特殊而获得特殊对待。

双相障碍治疗建议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9张

京师心理大学堂的知乎作者提出,双相障碍不仅是一种生理疾病,还伴随心理上的困扰,两者相互影响。作者建议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接受心理治疗。对于非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能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的最好支持包括陪伴、沟通和倾听。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10张

活动虽已结束,但深入探讨的脚步不应停止。关于增强公众对孤独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群体认知及支持的方法,您有何高见?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并期待您对本文的点赞与传播。

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和孤独症日!大众认知存在误读?知乎联合多方进行线上科普  第1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