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业裁员现象已屡见不鲜,然而,自去年起,持续的裁员规模之大依然引发广泛关注。无论是上游供应商还是下游主机厂,普遍采取了降本措施,员工们对于自身职位安全感到忧虑,这一趋势已逐渐成为行业新常态。
汽车巨头大众的裁员举措
大众汽车的裁员举措具有典型性。自5月起,在第一季度利润显著下滑后,公司便开始策划削减开支。起初,大众设定了削减20%人事费用的目标。但至9月,形势恶化,公司宣布裁员约3万人,全体员工薪资下调10%,并计划关闭德国境内至少三家工厂。此举甚至引起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关注。此外,根据协议,德国将减少超过70万辆的产能,至2030年,大众还将继续裁员3.5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一连串措施表明,大众在当前困境中决心降低成本。大众并非空谈,这些措施正逐步实施,这也揭示了公司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利润的减少迫使公司不得不采取激进改革。
大众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欧洲汽车行业整体状况的一个侧面。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大众不得不采取这样的策略来优化其内部结构。
其他车企的类似行动
奥迪与大众保持同步。至11月初,奥迪计划削减15%的非直接职位,此举预计将导致4500人失业,以降低成本。同月20日,美国福特宣布,至2027年将在欧洲减少4000个职位,主要集中在德国和英国。其他汽车制造商,如博世,于11月22日公布,将在德国减少约10000名员工的工时和薪酬。舍弗勒于今年7月宣布,至2028年将裁减1.1至1.4万名德国员工,这相当于其德国员工总数的约20%。这些举措共同反映出,欧洲汽车业正大规模裁员以降低成本。
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这些企业被迫采取裁员措施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裁员信息的发布往往引发员工焦虑,并导致整个行业紧张不安。
供应商也未能幸免
供应商端,裁员现象普遍存在。去年11月中旬,拥有百年历史的我国大陆集团发布信息,宣布将在汽车业务中减少数千名员工,并从2025年起,每年行政机构需削减4亿欧元开支。据CLEPA机构统计,自2020年以来,欧洲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已减少8.6万个岗位。这一数据充分揭示了供应商在行业变革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他们难以置身事外。
供应商依赖主机厂的订单来获取利润,一旦主机厂遇到困难,供应商也需相应调整策略,而裁员则是迅速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裁员背后的经济因素
今年第三季度,德系三巨头领衔的汽车制造商,其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利润同比显著减少。具体来看,德系车企的销量下滑,主要受中国及欧洲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在1至9月期间,大众汽车在这两个市场的销量分别同比下降了0.8%和10.2%。面对盈利减少,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低人事成本等措施以改善财务状况。
汽车企业面临成本结构繁杂的问题,其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例较高。在整体盈利出现下降趋势时,企业倾向于优先采取裁员和降薪等措施,以期迅速产生效果。
转型艰难的影响
欧洲汽车产业,尤其是德国的汽车产业,其燃油车基础牢固,这曾使其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正因这一深厚根基,电动化转型进程相对滞后。随着电动化趋势的迅猛发展,未能及时跟进的企业将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等挑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在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革新和资金需求。例如,研发新型电动车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而改造现有生产线或建设新设施同样涉及相当大的经济投入。
未来裁员趋势展望
CLEPA预测显示,2025年前,欧洲汽车业岗位将减少约5.6万。观察企业降本策略,大规模裁员趋势预计将持续数年。此举不仅沉重打击汽车业员工,亦对欧洲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未来,汽车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若想存活,就必须具备迅速应对市场波动、优化成本结构的能力。
您认为,欧洲汽车产业在确保员工权益不受过度损害的情况下,应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并完成转型?期待各方积极参与讨论、给予支持并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