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威胁引发动荡
2月11日,《工商时报》披露,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台岛产芯片实施关税提升的威胁,该信息在芯片行业激起强烈反响。自特朗普执政以来,其政策导致台积电对亚利桑那州工厂的运营状况极为关注。受关税潜在影响,原本稳定的产业秩序遭受冲击,产业结构变得不稳定。在此形势下,台积电的发展策略不得不作出适当调整。
台积电在半导体制造行业处于领先位置,其全球定制芯片市场份额超过一半。但美国可能实施的关税措施可能打乱台积电现有的全球生产布局。这种变动对整个行业的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众多厂商和投资者对此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
台积电计划调整
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措施对台积电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为此,台积电正筹备在美国增加投资。这一举措是为了在美国实现2纳米工艺的大规模生产。目前,台积电正加速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进程。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已成为其业务发展的关键地带。
公司计划提升对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的使用力度,目的在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计划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美国。但这一战略调整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转移和人员安排等,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策划,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持续稳定。
特朗普指责缘由
特朗普曾明确指出,台积电将芯片制造业务从美国迁出。同时,他对中国台湾当局依赖美国安全支持却未相应付费的行为进行了指责。特朗普计划通过提升关税手段,激励台积电等台湾芯片企业加大在美国的投资,以此实施所谓的“美国优先”战略。
批评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芯片产业的进步是多方协作的结晶。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似乎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对产业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
实际操作遇难题
特朗普曾考虑对台岛生产的芯片加征额外关税。但这一措施的实施遭遇了众多困难。分析人士认为,通常美国关税是针对成品而非零部件,而台积电为美国客户生产的多数芯片则面临更为复杂的关税问题。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在执行阶段面临诸多技术性和操作上的挑战。同时,科技领域的专家们指出,美国政府企图借助关税策略促使台积电转移业务的想法并不可行。这一策略的提出基于对芯片产业的错误理解,暴露了政策制定阶段存在的盲目性。
行业公司恐慌
我国台岛地区芯片企业,如台积电,对于特朗普尚未公布的关税政策表示忧虑。联发科高层蔡力行指出,公司正在进行美关税潜在影响的模拟评估,然而,预计这些影响将难以准确预测。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规划未来发展的困难。当关税水平上升,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幅提升,这直接缩小了利润空间。业界普遍存在这种担忧,这种情绪扩散开来,对生产秩序和市场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投资妥协与考量
分析师提到,台积电可能加快在美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应用先进技术的步伐,并承诺增加投资以实现某种协议。据知情者透露,台积电董事会可能决定在美国增设先进封装与测试产能。
台积电管理层对将大规模生产转移至美国表示忧虑,认为此举可能破坏其商业运营模式,并可能面临来自中国台湾当局的限制。此外,若计划增加投资,由于缺少芯片法案的补贴,美国晶圆厂的运营成本将大幅上升。尽管如此,加大美国投资或许有助于特朗普政府推迟或降低关税,这成为台积电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艰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