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免或终结
4月5日,快科技报道,美国对半导体实施的首轮“对等关税”暂未涉及,但这一情况可能不会持续。特朗普曾在白宫简报会上公开预告,芯片关税将迅速实施,同时,制药业关税的征收也将被提上议程。虽然之前曾表示暂不征收,但最新的迹象表明,豁免即将结束。
特朗普先前曾对台岛半导体产品提出高额关税的威胁,税率可能高达25%、50%甚至100%。然而,随着台积电承诺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生产和研发,该问题得以暂时搁置。目前,形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动。
后续待观察
芯片关税的后续推进方向尚不明朗。其征收的具体范围、税率设定以及执行的具体时间点均需进一步确定。此外,各类芯片是否将受到区别对待,也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这不仅仅关乎芯片企业的生产规划和商业战略,同时也会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成长带来重大效应。众多行业人士正密切跟踪相关进展,期盼获得更加详尽和明确的信息披露。
损害美企利益
Tomshardware分析称,对美国境外的芯片实施全面关税,将对美国顶尖且盈利能力强的芯片制造商造成重大伤害。涉及企业包括AMD、博通、Intel、NVIDIA和高通等。这些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由台积电生产,关税的实施无疑将引发冲击。
全面实施的高额关税使得美国企业面临困境,他们不得不承受成本上升的挑战,同时还要确保市场份额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许需要对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结构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企业成本压力
以NVIDIA产品为例,该公司的AI GPU产品售价高达50000美元,毛利率为75%。若对其征收25%的关税,企业需申报12500美元的关税费用,并支付3125美元的进口税费。这一举措无疑加重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也缩减了其利润空间。
NVIDIA可能采取减少其他领域支出或调整产品组合的策略来应对,然而其成效尚待观察。高额关税为企业盈利带来了显著的不确定性。
消费价格攀升
若企业未自行负担关税费用,则该费用将不可避免地转嫁给消费者。以一款标价200美元、供应链整体毛利率介于40%至50%的CPU为例,若关税占比达到25%,其零售价格将增至225美元。
电脑等产品的购买费用将上升,这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下降。此举可能对市场稳定及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对电子信息产业消费环节的生态系统造成冲击。
产业格局变动
一旦芯片关税被实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布局可能会经历显著变动。首先,美国境内的芯片制造商可能会增加国内的投资和生产规模,旨在避免关税带来的风险;其次,全球其他芯片生产区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增长机会。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原本紧密相连,但可能面临分裂现象。企业需重新调整其竞争策略。产业格局的重塑趋势已初露端倪。
美国对芯片征收关税的具体执行措施尚未明确,这一举措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及消费者可能产生的长远效应亦待观察。我们诚挚邀请读者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亦鼓励大家为本文点赞及转发。